今天我們要分享一位資訊科系碩士生的雅思備考經歷。他計劃申請第二碩士,前往英國或德國深造。首次應考雅思的他,目標為平均8分。他僅準備數日且未補習,但曾在多益考試獲得985分。然而,他發現打字速度慢影響寫作表現,常因時間不足而感到壓力。以下是他的考試回憶,希望能為其他考生帶來啟發。

- Posted in
2025年1月最新【雅思正式考題回顧】口說高頻主題「假期」再登場
雅思寫作
Task 1 圖表寫作
柱狀圖展示了一個網站在運營的前兩年中每月的點閱次數
(Bar chart illustrating the monthly website visits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years of its operation.)
這些數據分為兩組,分別代表第一年與第二年的月度點閱率,考生需要根據圖表數據描述主要變化,特別是某些月份顯著的點閱量增長或下降,並對這些變化的可能原因進行推測,例如季節性需求、網站功能的改進或宣傳活動的影響。
作答策略
快速分析圖表
- 觀察數據:快速瀏覽每個月的點閱率(click-through rate),找出點閱率最高與最低的月份,並比較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數據差異(data discrepancy)。
- 比較趨勢:識別(identification)整體增長或下降的趨勢,並注意任何月份的異常波動 (anomalies)。
組織你的回答
- 引言:概述圖表主題,介紹兩年間每月點閱率的比較情況。
- 概述趨勢:概括整體變化,例如第二年總點閱率是否高於第一年,以及顯著增長或下降的月份。
- 分段論述:
- 第一段:描述第一年的月度點閱率特徵,例如哪些月份點閱率較高或較低,並嘗試推測可能的原因。
- 第二段:描述第二年的月度點閱率變化,著重討論與第一年數據的差異,例如某些月份的明顯增長或下降。
- 第三段:總結兩年間的主要對比,並探討可能的影響因素,例如是否有重大促銷活動(major promotional campaign)、新功能的上線,或其他外部因素。
結論
- 總結整體趨勢,重點說明第二年是否表現更好,並對未來的點閱率趨勢進行推測,例如是否會保持增長。
Task 2 申論寫作
城市規劃中,不同功能性質的區域是否應該分隔較遠?
(In city planning, should area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purposes, such as urban zones and industrial zones, be located far apart, or should they be integrated?)
考生需要選擇立場並論述支持的理由。可能的分析角度包括居民生活品質、環境影響、交通便利性、經濟發展等,並討論這些因素對城市規劃和居民的潛在影響。
作答策略
決定立場
- 明確選擇支持分隔區域或融合區域(segregated areas or integrated areas)的觀點:清楚陳述自己的立場,並以該立場作為整篇文章的核心論點。
引言段落
- 介紹城市規劃中不同功能性質區域的分隔或融合(segregation or integration)的概念,並簡要概述此議題的核心爭點。明確表達自己的立場,為下文討論奠定基礎。
正文段落
- 段落一:支持分隔區域的立場(如果選擇支持分隔的觀點)。討論分隔功能性質區域的優勢,例如:減少工業污染(reduce industrial pollution)對居民健康的影響、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質,以及改善交通規劃與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可以舉例說明一些成功分隔的城市案例
- 段落二:支持融合區域的立場(如果選擇支持融合的觀點)。探討功能性質區域融合的優勢,例如:縮短交通距離(shorten commuting distance)、促進經濟活動的效率以及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可以引用緊密都市 (compact city)規劃的成功案例來支持觀點。
- 段落三:平衡觀點(如果採取部分同意的立場):分析分隔與融合兩種方法的利弊平衡 (balance of pros and cons),討論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分隔,以及在什麼情況下融合更為有效。可以進一步提出靈活的規劃建議,例如在住宅與工業區之間設立綠化帶(greenbelt),藉以緩和彼此的影響。
結論
- 總結立場,強調支持的論點以及其對城市規劃和居民生活的潛在正面影響。同時可以對未來的城市規劃提出建議,例如根據城市規模和功能需求採用不同的分隔或融合方式。
雅思口說
Part 1 口說 Interview
關於青少年和高中生活的問題
(Questions about teenagers and high school life.)
- 請描述你的高中。(Tell me about your high school.)
- 你的高中生活是什麼樣的?(What was your high school life like?)
- 你認為高中對青少年的成長重要嗎?(Do you think high school is important for teenagers’ development?)
作答策略
請描述你的高中。(Tell me about your high school.)
- 學校介紹:簡短介紹你的高中,例如學校的地點、大小、特點(features)或設施(facilities)。
- 氛圍描述:談談學校的氛圍是否友善、注重學術(academic-focused)或更強調課外活動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你的高中生活是什麼樣的?(What was your high school life like?)
- 日常生活:描述你高中時的日常生活,例如課程內容(curriculum content)、課外活動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與同學的互動,或者學校的特殊活動。
- 印象深刻的經歷:分享一個讓你印象深刻的高中記憶,可以是某堂課、一次比賽,或者與老師或朋友的有趣互動。
你認為高中對青少年的成長重要嗎?(Do you think high school is important for teenagers’ development?)
- 個人成長:討論高中的重要性,例如它如何幫助青少年建立自信(build confidence)、學習技能或準備未來的挑戰(prepare for future challenges)。
- 社交發展:談談高中在促進人際關係、合作能力(teamwork)和解決問題能力(problem-solving skills)上的作用。
- 批判性思考: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探討高中教育培養青少年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和獨立性(independence)。
Part 2 口說 Speech
描述一次難忘的假期 (Describe a memorable holiday.)
請描述一次令你難忘的假期,並說明:
- 這次假期是什麼時候,在哪裡過的?(When and where did you spend this holiday?)
- 和誰一起過的?(Who did you spend it with?)
- 你在假期中做了什麼活動? (What activities did you do during the holiday?)
- 為什麼這次假期對你如此特別? (Why was this holiday so memorable for you?)
作答策略
這次假期是什麼時候,在哪裡過的?
- 假期背景:描述這次假期的時間和地點,例如是一個暑假、一個重要節日,或是特別安排的旅行。可以提到地點的特色(unique features of the location),例如海灘、山區、都市或國外旅遊。
- 地點特色:簡單說明這個地點的氛圍 (atmosphere)、文化或景觀特點 (landscape features),例如是否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或具有特殊歷史意義。
和誰一起過的?
- 旅行夥伴:描述你和誰一起度過了這段假期,例如家人、朋友、同事或自己一個人,並簡要提到這些人的角色以及他們如何影響你的假期經歷。
- 互動經歷:分享與這些人相處的有趣瞬間,或者一起完成的活動,讓故事更生動。
你在假期中做了什麼活動?
- 活動介紹:列舉假期中你參加的主要活動,例如觀光、嘗試當地美食(try local cuisine)、體驗冒險運動,或是參加特別的慶祝活動。
- 重點時刻:描述其中一個讓你印象深刻的活動,並解釋為什麼這個活動對你意義非凡。
為什麼這次假期對你如此特別?
- 特別原因:說明這次假期難忘的原因,可以是因為新鮮的體驗、美好的回憶,或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 影響反思:談談這次假期對你的影響,例如增進了人際關係、學到了新的技能,或者是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差異(cultural differences)。
練習與自然表達
- 詳細描述:在練習中嘗試用細節讓你的回答更有吸引力,使用豐富的形容詞來描述情景和感受,並在考試中保持自然的語調,像與考官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樣,確保你的語速適中且語言流暢。
Part 3 口說 Discussion
科技對人的影響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people.)
- 科技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探討科技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包括通訊、娛樂、學習和工作方式的轉變。
- 科技對社交的影響:討論科技是否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或者相反地造成疏遠(cause alienation),例如社交媒體的過度使用,是否導致人與人在現實中的交流減少。
- 科技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科技使用對人類心理健康的正負面影響,例如數位倦怠(digital fatigue)、資訊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以及如何提供心理層面的支持。
作答策略
理解題目與結構化回答
- 清楚理解每個問題的重點,分別針對科技對人的各方面影響展開回答。用具體的例子說明觀點,展示邏輯思考和觀察力(logical thinking and observational skills)。
科技對日常的影響
- 改變的層面:描述科技對日常生活的具體影響,例如智慧手機和網際網路,是如何改變當代人的溝通方式(how to change the communication methods of modern people),線上學習平台如何提升學習便利性,或智能設備是如何簡化繁瑣的家務事(how smart devices simplify tedious household chores)。
- 例子說明:可以舉例你自己或他人如何利用科技來提高效率或解決問題,例如使用線上工具完成工作,或者是提升學科成績或學習新的才藝。
科技對社交的影響
- 正面影響:討論科技如何拉近遠距離的人際關係,例如使用視訊通話工具與遠方家人聯繫。
- 負面影響:說明科技是否使人們過於依賴虛擬互動(virtual interaction),忽略了面對面的社交,例如年輕人花過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導致社交能力下降(lead to a decline in social skills)。
- 例子說明:可以描述你或他人使用科技社交的經驗,例如因科技改善人際關係的實例,或者因沉迷網路(internet addiction)導致疏遠的情況。
科技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 正面影響:說明科技如何提供心理層面的支持,例如健康應用程式協助人們管理各方面的壓力,或者是在線諮詢服務的普及(popularization)。
- 負面影響:分析長時間使用科技可能帶來的心理問題,例如沉迷於虛擬遊戲或社交媒體,有可能增加人們的焦慮感。
- 例子說明:可以引用身邊的例子,例如科技如何幫助應對心理問題,或者相反地因過度使用造成的負面情況。
提供具體的實例和個人見解
- 探討均衡使用:表達你對科技應用(technology applications)的看法,例如:雖然科技便利了生活,但我們應該學會如何均衡地使用它以避免負面影響。
- 結論:簡要總結科技對生活、社交與心理的多方面影響,並建議人們應該理性地利用科技來改善生活品質。
- 個人觀點:表達你對科技影響的整體看法,例如你是否支持更多地引入新技術,並說明你的理由。
雅思聽力
第一篇對話:應徵急救員工作的申請過程
(Application process for a lifeguard position.)
一名專業是體育的男子與游泳池的行政人員進行對話,討論他應徵急救員工作的細節。對話內容包括申請表的填寫要求、相關資格證明的提交 (submission of relevant certifications)、面試時間安排,以及應徵流程中的注意事項。行政人員還向應徵者解釋工作內容和必要的技能,並對一些常見問題提供建議,例如:證書有效期限和實習經驗的重要性。
第二篇演講:消防教育訓練的講解
(Presentation on fire safety training.)
一位消防教育訓練的講師進行講解,內容涵蓋消防安全(fire safety)的重要性、如何應對火災緊急情況(responding to fire emergencies)、以及使用滅火器(fire extinguisher)和其他消防設備(firefighting equipment)的正確方法。講師還強調了火災預防(fire prevention)的關鍵步驟,並通過實例和數據來說明火災帶來的危害,以及能夠減少損失(reduce losses)的有效措施。聽眾主要是企業員工,該訓練旨在提升他們的消防知識和應變能力(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第三篇對話:準備論文的分工與資料收集
(Dividing tasks and collecting materials for a research paper.)
兩位學生進行討論,商量如何完成一篇研究論文。他們討論了論文的主題範圍(scope of the topic),需要準備的資料類型,以及各自的分工內容(individual responsibilities)。對話中涉及如何查找文獻 (literature search)、組織資料,以及分配寫作部分的細節。他們還討論了論文完成的時間表 (timeline)以及需要注意的格式與引用規範(citation rules)。
第四篇演講:英國與法國隧道的歷史與發展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unnels in the UK and France.)
演講者在一場工程歷史與建築學相關的研討會(seminar)上,詳細介紹了英國與法國在隧道建設方面的歷史背景與技術發展過程。演講內容涵蓋了隧道建設(tunnel construction)的早期挑戰、突破性技術(breakthrough technology)的應用,以及現代隧道工程對社會經濟的貢獻(contribution)。演講特別提及英法海底隧道(channel tunnel)的興建過程,探討其技術難題及對兩國交通與經濟連結的重要性。
四、雅思閱讀
第一篇文章:探險家富蘭克林的故事
(The story of explorer Franklin.)
演講者以富蘭克林的生平為主題,講述了他年少參軍(enlist at a young age)、戰後轉向極地探險 (polar exploration)的經歷,特別是他參與南極探險隊(Antarctic expedition team)的艱苦過程,以及他如何憑藉韌性和毅力克服極端環境的挑戰。演講中還提到富蘭克林的故事後來成為文學作品的靈感來源,並激勵了許多人追求探索和冒險。
第二篇文章:音樂起源與動物聲音的關聯
(The origins of music and its connection to animal sounds.)
在一場人類學與動物行為學交叉領域的學術研討會上,學者們討論了音樂的起源以及人類和其他物種聲音表達的聯繫。一些學者提出音樂可能起源於母親與嬰兒之間的嬰兒語(infant-directed speech),認為這是一種早期音樂形式的表現;而另一些學者則質疑這一理論的科學依據,並提出關於跨物種聲音行為的不同解釋。
第三篇文章:文學流派的發展
(The evolution of literary genres.)
文章探討了文學流派從古代到現代的發展歷史,並分析了社會變遷(social changes)、科技進步及文化交流如何塑造不同流派的興起與演變。同時,文中舉例了一些經典作品和著名作家,展示出文學流派是如何反映特定時代的價值觀和思想潮流(intellectual trends)。
菁英線上英文課程
► https://www.language-center.com.tw/english-online/index.html
英語文法【魚骨拆解術】線上課程
► https://grammar.language-center.com.tw
菁英國際,讓人生開始不一樣
Website:https://www.language-center.com.tw/
Contact Us:0800-090-800
LINE Chat:https://bit.ly/elite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