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最新【雅思正式考題回顧】解析雅思聽力「嗅覺」演講題

我們這次將分享一位剛畢業的考生的雅思備考經歷。這位考生過去曾取得6分的成績,在這次正式考試前連續準備10天,並且在此之前參加了為期兩週的補習班課程,希望能藉由加強口說、聽力部分的練習,克服正式考的緊張情緒,從而達到6.5至7分的目標分數。現在讓我們來看這位考生的心得與重點分享。

一、雅思寫作

Task 1 圖表寫作

題目重點:分析和比較居民搬入與搬出歐洲國家的主要原因

這道題目要求考生根據兩個圓餅圖 (pie charts)的資訊,分析和比較特定歐洲國家居民搬入和搬出的原因 (reasons for moving in and moving out)。第一個圓餅圖顯示出居民搬入該國家的原因,可能包括工作機會、教育、生活品質等;第二個圓餅圖則顯示了居民搬出該國家的原因,例如:家庭原因、退休 (retirement)或其他個人原因。考生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和描述,指出每個原因所佔的比例 (indicate the proportion of each reason),並比較這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

作答策略

快速分析圖表

  • 識別主要原因:識別在兩個圓餅圖中,哪項原因是搬入或搬出的主要因素,並觀察其所佔據的比例。
  • 對比差異:比較搬入和搬出的主要原因,找出是否有任何對立(opposition)或相似之處。
  • 趨勢分析:如果圖表顯示出年份或其他時間點的數據變化,觀察是否有任何明顯的趨勢或變化。

組織你的回答

  • 引言:簡要介紹(brief introduction)圖表的主題,即分析特定歐洲國家居民搬入和搬出的原因。
  • 概述主要趨勢:概括指出搬入和搬出的主要原因及其相應比例,強調其關鍵差異或相似點。
  • 分段論述-第一段:描述搬入該國家的原因,並指出這些原因在圖表中所佔的比例。
  • 分段論述-第二段:描述搬出該國家的原因,並對比這些原因與搬入原因之間的差異或相似點。
  • 分段論述-第三段:分析這些原因可能反映的社會、經濟 (economy)或其他因素,並推測未來的趨勢。

結論

總結搬入和搬出的主要因素及其差異,強調這些數據可能對該國家的社會和經濟影響。

Task 2 申論寫作

題目重點:城市之間差異的縮小是好還是不好?

隨著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都市化(urbanization)的趨勢,城市之間的差異逐漸縮小 (gradual narrowing)。這種趨勢可以從城市的建築風格(architectural style)、生活方式、文化活動等方面看出來。有人認為這種趨勢是有益的,因為它促進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而另一些人則擔心,城市之間的差異消失將會削弱文化多樣性(cultural diversity)和地方特色。請問你覺得城市之間差異的縮小(narrowing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ities)是好還是不好?

作答策略

決定立場

首先,確定你對這個問題的立場:是完全同意、完全不同意,還是部分同意。這有助於組織你的論點並構建合理的論證。

引言段落

簡要介紹城市之間差異縮小的背景和影響,並明確表達你的立場。這一段設定了文章的論點方向和討論基調。

正文段落

  • 段落一:認同城市差異縮小的觀點。可以討論城市之間相似性提高(increased similarity)所會帶來的好處,例如: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提高生活品質、增進文化交流等。提出實例,例如:國際化的商業區(commercial district)、全球化的飲食文化等,並以此支撐你的觀點。
  • 段落二:反對城市差異縮小的觀點。探討這種趨勢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negative impact),例如:文化同質化(cultural homogenization)、地方特色的喪失等。舉出實例說明,當城市獨特性消失,將會如何影響當地居民的身份認同和文化傳承(identity and cultural heritage)。
  • 段落三 (如果你採取部分同意的立場):討論在某些方面城市差異的縮小可能是有益的,而在其他方面可能會有負面影響。例如:全球化促進了經濟發展,但也可能會削弱本土文化 (local culture)。

反駁段落 (可選)

如果你選擇了明確的立場,可以考慮加入一個反駁段落,指出對立觀點 (opposing viewpoints)的不足,並解釋為何你認為你的立場更具說服力。

結論

在結論中重申你的立場,總結主要論點。強調你所提出觀點的重要性,並簡要概述支持或反對城市差異縮小的理由。

二、雅思口說

Part 1 口說 Interview

題目重點:個人的科學表現

  • 在你就讀大學之前,你在科學方面的表現如何?
  • 你在科學課程中最喜歡什麼主題或實驗?
  • 你是否參加過任何與科學相關的活動或比賽?

作答策略

你在科學方面的表現如何?

  • 學業成績:描述你在科學課程中的成績如何,例如:在科學實作課程或者是紙本測驗中的表現。也可以提到你是否在科學學科上有特別優異的成績,或者曾經獲得過獎項(have received awards)。
  • 學習方式:分享你在學習科學過程中所採取的方法或技巧。例如:特別的學習習慣(study habits),或曾使用哪些資源(resources)來提升自己的科學能力。
  • 挑戰與成就:談論你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所遭遇的挑戰,以及你是如何克服這些挑戰的。可以藉由提及具體實例,表現你的努力和成就。

你在科學課程中最喜歡什麼主題或實驗?

  • 興趣點:描述你在科學課程中最感興趣的主題或實驗。可以是某一科目(例如: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或特定的實驗(specific experiments)。
  • 學習體驗:談論你為什麼對這些主題或實驗感興趣,這可能是因為它們的實用性 (practicality)、挑戰性(challenge),或者是它們能夠應用(application)在現實世界中的價值。
  • 具體實例:分享一些具體實例,說明你曾經參與過的實驗或項目,以及它們是如何影響你的學習和興趣。

你是否參加過任何與科學相關的活動或比賽?

  • 活動參與:說明你是否參加過任何科學活動,例如:科學展覽(science fair)、競賽 (competition)或研究項目(research project)。
  • 經驗分享:分享你在這些活動中的經歷和學習。例如:你可能曾在科學展覽中展示過你的研究成果,或在競賽中獲得了獎項。
  • 影響和收穫:談談這些經歷對你科學知識的提升,以及對你學習科學領域的影響。例如:你可能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對科學的興趣對科學的興趣(interest in science),或藉此獲得更進一步學習的動力(motivation for further learning)。

Part 2 口說  Speech

題目重點:描述一個很聰明的人 (very intelligent person)

請描述你所認識的一個很聰明的人。並說明:

  • 你是如何認識這個人的?
  • 這個人的特質是什麼?
  • 你對於這個人印象最深刻(most impressive)的聰明事蹟是什麼?

作答策略

介紹與該人的關係

介紹你與這個人的關係:首先,簡單描述你是如何認識這個人的。這個人可能是你的朋友、家庭成員、老師、或同事。說明你們是在哪個場合或背景下認識的。

描述這個人的特質

  • 智力特質:描述這個人具體有哪些讓你覺得聰明的特質。這可以包括他們的快速學習能力 (quick learning ability)、解決問題的能力(problem-solving skills)、創造性思維(creative thinking)、或是他們在某個領域的專長(expertise in a specific area)
  • 人格特質:除了智力特質,這個人可能還擁有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性格特質,例如:謙遜 (humility)、樂於助人(helpfulness)或自律(self-discipline)。這些特質往往使一個人的智慧更加引人注目(more striking)。

描述印象最深刻的聰明事蹟

  • 具體事蹟:選擇一個你認為最能展現這個人物聰明特質的事例,詳細描述這件事是什麼,以及發生在什麼情況下。例如:這個人可能在某次挑戰中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或者在你困惑時給予精準的指導(provide precise guidance)。
  • 成果與影響:描述這個聰明事蹟的結果和影響。這是否解決了某個重大問題,幫助了某個人或團隊,或者改變了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

個人感受與啟發

  • 個人啟發:分享這個人的聰明事蹟是如何對你有所啟發,並敘述這是否讓你對智慧有了新的認識(new understanding),或激勵你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 未來展望:思考你是否希望學習這個人的特質,並如何應用在自己未來的生活或學習中。

練習與自然表達

自然陳述:確保你熟悉自己的回答,但不要背誦。在考試時,自然地描述你的觀點,就像你在與朋友分享這個人的故事一樣。 

Part 3 口說 Discussion

題目重點:資優學生 (gifted students)及資優班 (gifted program)相關議題

  • 你認識的最聰明的學生是誰?他有哪些特徵(characteristics)與能力讓你印象深刻?。
  • 你認為非常聰明的學生應該進入資優班學習嗎?
  • 聰明的學生是否可能讓資質較為平庸(mediocrity)的學生感到不公平?這種情況的原因和影響是什麼?

作答策略

理解題目與結構化回答

首先,確保理解每個問題的核心。Part 3 的回答應該展示你的思考深度和觀點組織能力。你可以先簡要回答問題,接著提供支撐觀點的理由和例子。

描述聰明學生的特徵與能力

  • 直接回答,描述你所認識最聰明的學生的特徵與能力。提及他在學術或其他領域中的表現,並說明這些特徵是如何讓你印象深刻的。
  • 例子說明:結合具體實例說明這位學生的聰明才智,例如:他在某次考試中的優異表現,或者是他曾展現出的解決問題能力。

討論資優班的必要性

  • 明確表達:你是否認為聰明的學生應該進入資優班學習?說明你的觀點,並指出這樣做的好處或弊端(drawbacks)。
  • 例子說明:舉例說明你或他人可能經歷過的情況,例如:資優班是如何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發揮潛力,或者在混合班級中學習,將會對某些聰明學生更加有益。

探討不公平感與其影響

  • 分析聰明的學生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不公平感,並探討這些感覺的可能原因 和長期影響 (long-term impact)。
  • 例子說明:提供你觀察到的真實情況或經歷,說明這種不公平感是如何影響到班級氣氛 (classroom atmosphere)或學生之間的關係(relationships among students)。
  •  

提供具體的實例和個人見解

結合自身經驗或觀察,使回答更有深度和說服力。同時,展示你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觀點的多樣性 (diversity)。

三、雅思聽力

第一篇對話重點

主題:打電話詢問個人資料

場景描述

一位顧客撥打電話至某服務中心,要求進一步的服務或資訊。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根據規範程序 (according to standard procedures),需要收集顧客的基本個人資料 (basic personal information),以確認對方的身份,並確保能夠提供適當的服務。

重點內容

  • 工作人員首先詢問顧客的電話號碼,以便後續聯絡並確認通話記錄。
  • 接著,工作人員詢問顧客的所在地點,特別是所在的道路或街道名稱,以便提供更完善地 (more thoroughly)定位服務,或更進一步的支援。
  • 最後,工作人員請求顧客提供姓名,這樣可以確認資料並進行適當的身份驗證(appropriate identity verification)。

第二篇演講重點

主題:介紹組織的活動

場景描述

一位組織的活動策劃人(event planner),正在進行一場關於過去活動回顧 (review of past events)以及未來活動計劃(future event plans)的演講。演講旨在向與會者介紹組織活動的成功經驗,以及即將進行的改變與未來展圖(future outlook)。

重點內容

  • 介紹過去活動的成功經驗和挑戰,例如:活動的參與人數、反饋意見 (feedback),以及活動在組織中的影響。可以分享具體的成功案例或具體數據,並藉此說明活動的效果 (impact)和組織的成就(achievements)。
  • 說明本次活動將新增哪些新項目或特色活動(special events),例如:引入新的互動環節 (interactive segments)、新的主題演講或活動形式(event formats)。重點在於這些新活動如何增強參與者的體驗(experience)或滿足新的需求(needs)。
  • 討論將被刪除或修改的活動,包括刪除的原因,例如:低參與度(low participation)或不再符合組織目標(organizational goals)。可以說明這些變化將如何有助於提高活動的整體品質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

第三篇對話重點

主題:學長與學妹討論關於選課

場景描述

學長和學妹正在討論即將選修(elective)的藝術類課程。學妹對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感到困惑,因此學長正在分享他對各門課程的見解 (insight),包括每門課的特性 (features)和實際的課程情況 (course situation)。

重點內容

  • 藝術類課程比較:學長介紹了不同的藝術類課程,並分析了每個課程的特色,例如:實作課 (practical class)會動手操作 (hands-on practice),並且能夠觀摩其他學生的作品 (observing other students’ work)。學長提供了每門課程的內容和學習方式的比較,幫助學妹了解每個課程的學習重點 (learning focus)。
  • 每個課程的特性:學長分享了哪些課程內容較為豐富,例如:某些課程注重理論學習和拓展知識 (emphasize theoretic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expansion),而其他課程則更強調實踐操作和展示作品。他還指出課程之間的難易程度 (difficulty level between courses),幫助學妹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 實作與觀摩:學長提到有些課程專注於實作,而有些課程則強調觀摩其他學生的作品,學妹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的課程形式。他們討論了這些特性如何影響學習體驗,並提供學妹選課的建議與參考。

第四篇演講重點

主題:嗅覺 (sense of smell)的功能與訓練

場景描述

演講者在一場科學研討會 (scientific seminar)上探討了人類嗅覺的特點及其訓練方法。演講深入分析了人類嗅覺與其他動物的比較,並介紹了如何通過專門的訓練來提升嗅覺的敏感度 (sensitivity)。

重點內容

  • 人類嗅覺與其他動物的比較:演講者詳細講解人類嗅覺與猴子的相似之處,包括嗅覺的結構和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sense of smell)。討論其相似性是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嗅覺的演化過程 (evolutionary process),以及它在不同物種中的作用。
  • 嗅覺能力的訓練:介紹嗅覺訓練的技術和方法,並解釋如何通過專門的嗅覺訓練來提升嗅覺的敏感度和準確性 (accuracy)。演講者分享了研究和實踐中 (in practice)的訓練計畫,並說明這些計畫將如何幫助嗅覺能力的提升。
  • 實例介紹:舉例說明需要加強嗅覺能力的職業和場所。例如:廚師在創作菜餚 (dish)和調味時會進行嗅覺訓練,藉以辨識 (identification)食材的味道;酒吧內的品酒師 (sommelier)則需要精細的嗅覺來鑑定酒的香氣 (identifying the aroma of wine)。演講者探討實例中是如何展現嗅覺訓練的實際應用和效益。

、雅思閱讀

第一篇文章重點

主題:校課程選擇與特點

場景描述

在一場關於學校課程的介紹會 (orientation)上,講者詳細介紹了一所學校的課程選擇,特別是其藝術科系的必修 (required)和選修課程。這次的介紹會主旨在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課程的內容及特色。

重點內容

  • 介紹學校的課程概覽 (course overview):講者首先概述了學校提供的各種課程選擇,尤其是針對藝術科系的專業課程,幫助學生了解整體的學習計劃 (overall learning plan)和結構。
  • 藝術科系的必修課與選修課:詳細討論了藝術科系中兩門必修課程——歷史 (History)和理論課程 (Theoretical Courses)。歷史課程幫助學生理解藝術的歷史背景和發展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art),而理論課程則提供了對藝術理論和批評 (art theory and criticism)的深入分析。講者還介紹了選修課程的特點,包括這些課程將會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職業目標,量身打造(tailored)課程的內容。
  • 選修課程的特性:講者描述了選修課程的多樣性和靈活性(flexibility),例如:提供實作機會、跨學科合作(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和創新設計等,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和興趣,並支持他們的創意發展和職業規劃。

第二篇文章重點

主題:高速公路 (highway)建設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場景描述

討論高速公路建設如何影響城市的經濟和環境,特別是探討在某些情況下高速公路的興建,不但未能促進城市繁榮(promote urban prosperity),反而對城市帶來了負面影響 (negative impact),例如:空氣污染(air pollution)。講者同時也舉例說明美國波士頓(Boston)和其他城市的相關經驗。

重點內容

  • 高速公路對城市發展的影響:討論高速公路建設對城市經濟的影響。有時候高速公路的建設,不僅是未如預期地促進城市繁榮,相反地,可能會導致城市中心區域經濟活動減少,反而是周邊城市的經濟得到振興(revitalize)。此外,高速公路的建設還可能帶來空氣污染和其他環境問題(environmental issues)。
  • 具體例子分析:以波士頓和其他美國城市為例,介紹這些城市在建設高速公路後所面臨的問題。例如:波士頓在高速公路建設後,經歷了經濟衰退(economic downturn)以及空氣品質下降(decline in air quality)的情況。
  • 高速公路建設的負面效應:探討高速公路對城市環境和社會結構 (social structure)的長期影響,包括造成城市內部交通堵塞 (traffic congestion)、環境污染,以及對居民生活品質帶來負面影響。接著分析該如何在城市規劃中考慮這些因素,以減少高速公路對城市的負面影響。

第三篇文章重點

主題:動物權利 (animal rights)與人權的討論

場景描述

文章探討了動物權利的相關議題,尤其是關於一些組織如何募集資金(fundraising)來保護動物,並積極主張關於動物權利的議題。文章還討論到在探討動物權利之前,是否應該先討論人權(human rights)的問題,因為人權在某些地方仍然存在不完善的情況。

重點內容

  • 動物權利的推動與挑戰:討論一些組織如何為保護動物而募集資金,並積極推動動物權利的活動。探討這些活動的不同觀點,包括支持和反對的意見。分析這些組織在促進動物權利方面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他們如何努力改變公眾的態度(change public perception)。
  • 人權與動物權利的關聯:有人建議在討論動物權利之前,應先關注人權問題,因為在許多地方人權仍存在缺陷(drawbacks)。討論這種觀點的合理性,並分析人權問題是否會影響對動物權利的關注和討論。

  • 優先順序的影響:探討人權和動物權利之間的關聯,以及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平衡這兩者的需求(how to balance these needs)。考慮不同社會和文化背景之下對於人權和動物權利的優先級(priority)不同,以及這種優先順序,將會對相關政策和活動造成何種影響。

菁英線上英文課程
https://www.language-center.com.tw/english-online/index.html

英語文法【魚骨拆解術】線上課程
https://grammar.language-center.com.tw

菁英國際,讓人生開始不一樣
Website:https://www.language-center.com.tw/
Contact Us:0800-090-800
LINE Chat:https://bit.ly/elite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