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最新【雅思正式考題回顧】聽力時隔2月再考「自行車」

這是一位懷抱加拿大移民夢想的上班族的雅思備考經驗。他擁有多益870分的基礎,決心在八個月內透過菁英補習班的協助挑戰IELTS。這是他第一次面對雅思考試,目標是達到各科平均6.5分。對他來說,這不僅是提升英語能力的機會,更是實現遷居夢想的重要一步。

一、雅思寫作

Task 1 圖表寫作

題目重點:全球市場銷售數據的長條圖分析

這張長條圖(bar chart)展示了全球市場上不同產品的銷售數據及其所佔比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圖表中包括的產品類別有電子產品(electronics)、食品(food)、汽車(automobiles)等,每個產品類別的銷售數據以及所佔市場比例都清楚地展示出來。考生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包括產品銷售趨勢的比較、市場佔有率的變化以及可能影響這些變化的因素,如全球經濟環境(global economic environment)、消費者偏好(consumer preferences)的變遷和技術創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等。

作答策略

理解題目要求

首先,仔細閱讀題目,確定你清楚圖表所展示的數據類型(在這個例子中是全球市場上不同產品的銷售數據及其市場比例)。確保你了解題目要求你分析哪些具體元素,比如產品銷售趨勢(trends in product sales)、市場佔有率的變化(changes in market share),以及可能的影響因素。

組織結構

在開始寫作前,劃分段落並計劃每一段的主要內容。一般來說,你的作文應包括:

  • 引言:簡要介紹圖表所展示的資訊。
  • 概述:指出兩到三個主要趨勢或發現,不需細節。
  • 具體分析段落:每一段集中於一種或幾種產品的銷售趨勢,包括市場比例的變化,並提供數據支持你的論點。
  • 可能的影響因素分析:討論影響這些趨勢的因素,如經濟環境、消費者偏好變化等。
  • 結論:總結你的分析,可提出對未來趨勢的預測。

使用專業術語

在描述和分析圖表時,使用相關的專業術語和表達方式,如「市場佔有率」(market share)、「年度增長」(annual growth)、「消費者偏好」等,這能展現你對題目的深入理解。

提供證據

當提到具體的趨勢或數據時,請直接引用圖表中的資訊。使用數據(如百分比 (percentages)、銷售額 (sales figures))來支持你的觀點,使你的分析更加有力。

分析而非描述

你的任務是分析圖表所展示的數據,而不僅僅是描述它們。這意味著你需要探討數據背後的原因和含義,以及它們可能指向的趨勢。

Task 2 申論寫作

題目重點:關於職業穩定性與職業流動性

在當代職場中,關於職業穩定性 (job stability) 與職業流動性(career mobility) 的討論愈發熱烈。一方面,有人主張保持工作穩定,認為這樣可以提供經濟安全(economic security) 和職業發展的連續性 (continuity)。另一方面,有人則認為應該不斷尋求新的工作機會,以尋找最符合個人職業滿意度 (satisfaction)和成長需求的崗位。討論這兩種觀點,並提出你的觀點。(Discuss both points of view and give your opinion.)

作答策略

明確理解題目要求

首先,仔細閱讀並理解題目的要求,確定你需要討論的兩個對立觀點以及提出自己的觀點。這類題目通常要求考生探討一個有爭議性的話題,比較不同的看法,並且給出自己的立場。

組織結構規劃

  • 引言:簡短介紹主題,並明確表明將討論的兩種觀點。可以以一個引人注目的句子開始,以吸引閱讀者的注意。
  • 主體段落一:討論保持工作穩定(maintaining job stability)的好處,提供具體例子或證據支持這一觀點。
  • 主體段落二:討論尋求新工作機會(seeking new job opportunities)的好處,同樣提供支持該觀點的例子或證據。
  • 反駁段落(可選):如果可能,提出一個反駁段落,指出每種觀點的潛在弱點或限制。
  • 結論:總結前面的討論,清晰地表達你自己的觀點,並解釋為什麼你持這一立場。

提供具體例子

在討論每一個觀點時,提供具體的例子或個人經驗可以使你的論述更加有說服力。例子應該具有代表性,能夠有效支持你的觀點。

清晰表達你的立場

在結論中,要清晰且堅定地表達你的立場,並且總結前文的討論來支持你的觀點。這顯示你能夠綜合資訊並作出批判性的判斷。

二、雅思口說

Part 1 口說 Interview

題目重點:職業、旅遊經歷、居住地介紹

  • 你目前是上班族還是學生?
  • 最近你有去過哪些國家旅遊嗎?
  • 你目前居住在哪個城市?
  • 能否介紹一下你所在城市的主要景點或特色?

作答策略

你目前是上班族還是學生?

  • 策略:簡短介紹你的職業背景,包括你的角色和工作內容。可以提及你工作的原因,比如對這個領域的熱情或職業目標。
  • 範例回答:「我目前是一位上班族,在製造業工作(employed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我負責監督(oversee)生產線,確保產品品質符合我們的標準。我選擇這份工作是因為我對製造過程(manufacturing process)和技術創新充滿熱情,並希望在這個領域發展我的職業生涯。」

最近你有去過哪些國家旅遊嗎?

  • 策略:如果你最近有旅行,簡要描述旅行的目的地、活動和你的體驗。如果沒有旅行,可以提及你希望未來想去的國家及原因。
  • 範例回答:「最近我沒有出國旅遊(travel abroad),因為我的工作相當忙碌。但我非常希望未來能夠去日本,因為我對他們的技術創新和製造業十分感興趣,同時也想體驗當地的文化和美食(local culture and cuisine)。」

你目前居住在哪個城市?

  • 策略:說出你居住城市的名稱和一兩個關於該城市的簡短事實,如其經濟或文化特點。
  • 範例回答:「我現在居住在台中,這是台灣的一個重要工業城市(industrial city)。台中不僅是製造業的重鎮(hub),也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自然風光,比如國家歌劇院和高美濕地。」

能否介紹一下你所在城市的主要景點或特色?

  • 策略:選擇 2-3個 城市的主要景點或特色進行介紹,解釋為什麼遊客和居民喜愛它們。
  • 範例回答:「台中有許多值得一遊的地方。例如,國家歌劇院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以其獨特的建築設計(architectural design) 聞名,是藝術愛好者必訪的地方。此外,高美濕地(Gaomei Wetland)則以其自然美景和日落(sunset) 吸引了大量的攝影師和自然愛好者。這些地方不僅展示了台中的文化與自然美,也是我們城市驕傲的來源。」

Part 2 口說  Speech

題目重點:印象深刻的接待經歷

請描述一次你作為訪客(visitor)時受到熱情接待的經歷。請說明:

  • 這次接待的情境是什麼?
  • 接待你的人是誰?
  • 他/她做了哪些事情讓你感受良好?

作答策略

思考經歷並選擇一個例子

  • 首先,回想你作為訪客時被接待的經歷。選擇一個最讓你感受到熱情和歡迎的情境。它可以是工作訪問、學校交流(academic conference)、或者是旅行(tourism)中的經歷。
  • 描述接待的情境
  • 開始你的回答時,先簡要設置場景。說明這次接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背景。例如,你是因為出差、學術會議還是旅遊而到訪。
  • 範例回答:「在我上次的商務旅行(business trip)中,我有幸被一位當地的業務合作夥伴接待 (host)。」

介紹接待你的人

  • 接著,描述接待你的人。提到他們的名字(如果記得的話)、他們和你的關係(如同事、朋友的朋友、或是專業導遊等),以及他們的一些個人特質或外貌特徵來幫助描述為什麼他們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 範例回答:「這位合作夥伴名叫李先生,他不僅在外表上給人一種溫暖和藹的印象 (impression),而且他的行為更是讓人感到極為歡迎和尊重(welcomed and respected)。」

細節描述他/她的行為

  • 詳細說明這個人做了哪些具體事情讓你感到歡迎和舒適。這可以包括他們如何迎接你、他們為你安排的活動、或者他們提供的任何幫助和關懷。請盡可能地使用具體例子來說明。
  • 範例回答:「從機場的接機服務(airport pickup service)到安排我入住當地最舒適的旅館 (inn),再到介紹我去吃當地的特色美食,每一步都顯示了他的細心和熱情。」

你的感受和評價

  • 最後,分享這次經歷對你有什麼意義,以及這位熱情接待你的人對你留下的總體印象。你可以談談這次經歷如何影響了你對該地方或文化的看法,或者它教會了你什麼。
  • 「這次經歷不僅讓我的商務旅行充滿了人情味(sense of warmth and humanity),也讓我對這個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親切感。」

Part 3 口說 Discussion

題目重點:旅遊目的地選擇、訪客接待

  • 你認為對遊客來說,鄉村地區(countryside)和市中心(city center)哪一個更吸引人?為什麼?
  • 如果一位訪客來到你家,你會怎麼接待他/她?你會安排哪些活動?
  • 你是否經常接待訪客來你家?這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作答策略

對於第一個問題

  • 分析優點:首先,比較鄉村和市中心對遊客的吸引力,包括自然環境、文化活動、交通便利性等方面。
  • 個人觀點:然後,根據自己的經驗或偏好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並解釋原因。
  • 我認為這取決於遊客的興趣。如果他們喜歡自然和寧靜(tranquility),鄉村地區可能更吸引人。然而,如果他們對文化和娛樂活動(cultural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感興趣,市中心則提供了更多選擇。個人而言,我更傾向於鄉村地區,因為它讓人逃離日常忙碌生活 (escape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daily life)。」

對於第二個問題

  • 準備活動:描述你會如何準備接待訪客,包括任何特別的迎接儀式、食物和飲料的準備,以及你可能安排的活動或景點遊覽(sightseeing tour)
  • 考慮細節:提及如何使訪客感到特別和受歡迎的具體細節,比如提供本地美食試吃或帶他們參觀當地知名景點(attraction)
  • 如果有訪客來我家,我會先帶他們參觀家裡,然後根據他們的興趣安排活動,比如去當地的市場。我會準備一些特色的本地美食(local specialities)讓他們嚐嚐,讓他們有機會體驗我們地區的文化。」

對於第三個問題

  • 頻率與原因:討論你接待訪客的頻率,以及這樣做的原因。是否因為喜愛社交,還是出於文化習俗?
  • 個人感受:分享你對於接待訪客的感受,以及這對你和你家庭的意義。
  • 「我偶爾會接待朋友和親戚到我家來。雖然我非常享受與他們相聚的時光,但由於工作繁忙和生活節奏快(fast-paced life),我沒有太多機會這麼做。當我有機會接待訪客時,我會盡力讓他們感到賓至如歸(feel at home)。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展現關懷和分享我生活的方式,也讓我有機會從日常的忙碌中抽身,享受社交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三、雅思聽力

第一篇對話重點

主題:圖書館服務與活動諮詢

場景描述

一位顧客正在透過電話與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員 (librarian) 交談,目的是了解圖書館的功能和近期活動,以及是否有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社團。

重點內容

  • 圖書管理員介紹圖書館提供的主要功能,如借閱書籍(book lending)、閱讀區、研究資源 (research resource)及免費無線網絡(free Wi-Fi access)等,並回答有關功能使用的具體問題。
  • 圖書管理員提供最近圖書館舉辦的活動資訊,包括閱讀促進活動、作家見面會(author meet-and-greet)或特殊主題講座等,並指出如何參加。
  • 對於圖書館是否設有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社團(club)(如大人的社團和兒童社團)的詢問,圖書管理員詳細介紹這些社團的活動安排和參加方式,強調圖書館致力於滿足所有年齡讀者的需求。

第二篇演講重點

主題提高工作效率的策略

場景描述

一位時間管理專家(time management expert)正在進行關於提高工作效率(work efficiency)的策略的演講。

重點內容

  • 介紹科學的時間管理方法,比如使用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分配工作和休息時間,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疲勞(reduce fatigue)
  • 強調合理規劃工作任務的重要性,包括制定清晰的工作目標(work goal)和優先順序 (priorities),幫助員工集中精力處理最重要的任務。
  • 推薦使用現代技術工具,如任務管理軟體(task management software)和應用程式 (application),以助於更好地追蹤進度和協作,促進團隊之間的溝通和效率。

第三篇對話重點

主題:探討自行車的製造歷史

場景描述

一位學生正在與歷史課的同學討論,準備向歷史老師提出有關自行車製造歷史(manufacturing history of bicycles)的研究問題。

重點內容

  • 學生們討論自行車發明和發展的歷史概況,從最早的木製車輪(wooden wheels)到現代的高科技(high-tech)自行車,並對不同時期的技術創新表達興趣。
  • 他們準備向老師詢問關於自行車製造歷史中的重要人物(key figures)和他們的貢獻,包括早期發明者(inventor)和現代設計師如何影響自行車的進步。
  • 學生計畫探討不同時期自行車製造技術的變化對社會的影響,包括如何改善交通 (improvements in transportation)、增加休閒活動(recreational activities)以及對環境的正面影響(positive environmental effects),希望從老師那裡獲得關於這些主題的深入見解和資料來源建議。

第四篇演講重點

主題:探索羅馬的旅遊歷史和景點發展

場景描述

演講者探討羅馬(Rome)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它的旅遊歷史(history of tourism)以及各大景點 (attractions)是如何隨著時間發展而吸引全球旅客的。

重點內容

  • 詳細描述羅馬的旅遊歷史,從古羅馬時期到現代,探討這個城市如何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目的地。
  • 列舉羅馬的主要景點,包括古羅馬遺址(ancient Roman ruins)、梵蒂岡城(Vatican City)、西班牙階梯(Spanish Steps)等,並說明這些景點如何隨著歷史的變遷而保持其魅力和吸引力。
  • 分析羅馬旅遊景點的發展策略,包括如何透過維護歷史遺跡、提升遊客體驗和推廣可持續旅遊(sustainable tourism)來吸引全球遊客,從而對城市經濟和文化的重要性進行探討。

、雅思閱讀

第一篇文章重點

題:全球暖化對農業的影響

場景描述

探討全球暖化對農業生產(agricultural production)的影響,包括氣候變化對作物生長周期(crop growth cycles)的影響,以及農業社區如何適應這些變化。

重點內容

  • 全球暖化導致的氣候變化影響了農業生產的多個方面,包括提高了某些地區的平均溫度,改變了降雨模式(rainfall patterns),並對作物生長周期和產量造成影響。
  • 作物生長周期的改變對農業生產帶來了挑戰,如作物熟成時間的提前或延遲,需要農民調整種植計劃和作物種類,以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
  • 農業社區正通過引入抗旱和耐高溫的作物品種(drought-resistant and heat-tolerant crop varieties),使用更高效的灌溉技術(efficient irrigation techniques),以及實施可持續農業實踐(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actices)等措施來適應全球暖化帶來的挑戰,這些努力旨在保障食品安全(food security)和生態系統的健康。

第二篇文章重點

主題:運動相關傷害的影響和預防

場景描述

探討運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傷害,以及這些傷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並討論預防這些傷害的策略。

重點內容

  • 描述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常見傷害,如肌肉拉傷(muscle strains)、關節扭傷(joint sprains) 和長期使用傷害(overuse injuries),並探討這些傷害如何影響日常生活。
  • 分析為什麼成人在從事運動時可能比小孩更容易受傷,包括生理結構差異(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身體靈活性(flexibility)和恢復能力(recovery capacity)的變化。
  • 探討有效的運動傷害預防措施,如適當的熱身(warm-up)、使用正確的運動技巧(exercise techniques)和穿著合適的運動裝備(appropriate sports gear),以及在受傷後如何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rehabilitation training)。

第三篇文章重點

主題:復活節島文明的探討

場景描述

文章探討了關於南太平洋上神秘的復活節島文明的各種流派和理論,以及這些理論試圖如何解釋這個孤島上獨特文明的興衰。

重點內容

  • 概述了不同學派對於復活節島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主要討論,包括環境災難說(environmental catastrophe theory)、社會分裂說(social division theory)以及外部接觸說(external contact theory),每種理論都提供了對復活節島過去的不同解釋。
  • 詳細介紹了每個流派的主張,例如環境災難說強調島上居民過度開發(over-exploitation)自然資源導致生態崩潰,社會分裂說闡述了社會階級(social class)和資源控制的鬥爭,而外部接觸說則探討了與其他文明的接觸和交流對島上文化的影響。
  • 分析了這些理論對於理解復活節島文明的意義,以及它們如何幫助我們反思人類社會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面對全球性的環境和社會挑戰(glob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hallenges)時的重要性。

菁英線上英文課程
https://www.language-center.com.tw/english-online/index.html

英語文法【魚骨拆解術】線上課程
https://grammar.language-center.com.tw

菁英國際,讓人生開始不一樣
Website:https://www.language-center.com.tw/
Contact Us:0800-090-800
LINE Chat:https://bit.ly/elite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