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最新【雅思正式考題回顧】IELTS口說再考高頻主題家鄉

雅思寫作

Task 1 圖表寫作

2010 至 2020 年五國文化活動平均花費表格圖

(Table chart showing the average annual spending on cultural activities in five countries from 2010 to 2020.)

這道題目以表格圖呈現 2010 至 2020 年間,美國、英國、法國、日本與澳洲在文化活動(cultural activities)上的平均年度花費,單位為美元。圖表展現各國在十年間的支出趨勢(spending trends)與文化投入的差異。

作答策略

快速分析圖表

  • 首先觀察整體趨勢,判斷哪些國家呈現上升、下降或波動,並注意數值的變化幅度(rate of change)。接著找出極值(extremes),例如支出最高與最低的國家,並標出最明顯的變化時點。

組織你的回答

  • 引言:開頭簡要說明圖表的主題,指出涵蓋的國家、時間範圍與花費內容。例如:「該圖表比較五個國家在十年間的文化支出變化(changes in cultural spending)情形。」
  • 概述趨勢:概括圖表中的主要走勢,例如:「美國與澳洲的文化支出明顯增加,而英國與法國則略為下降(slightly decreased)。」這類概述有助於考官快速掌握你的整體理解力。
  • 分段論述

    – 第一段可聚焦於支出最高的國家(如美國),分析其成長原因,例如經濟穩定或對文化活動的需求增加(increased demand)。

    – 第二段討論變化最小或下降的國家(如英國或法國),可能受到經濟因素(economic factors)或預算限制影響。

    – 第三段則可說明變化較為平穩的國家(如日本),指出其支出趨勢雖無劇烈變化,但仍具代表性。

  • 結論:總結各國的整體變化與相對排名,點出哪些國家可能持續增加文化支出。同時指出英國與法國的未來走向可能取決於經濟復甦(economic recovery)與政策方向。

Task 2 申論寫作

城市生活 vs 鄉村生活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Does living in a city or in the countryside offer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這道題目要求考生比較城市與鄉村生活對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的影響。城市提供更多就業與教育機會(employment and education opportunities),而鄉村則主打健康與低壓力的生活方式。

作答策略

  • 決定立場:首先釐清你對此議題的立場:支持城市、支持鄉村,或持中立觀點。明確的立場有助於建立一致且有說服力的論述架構(coherent and persuasive structure)。
  • 引言段落:簡要介紹城市與鄉村生活的主要差異,並清楚說明你的立場,為後續論點鋪陳方向與語氣基調。
  • 正文段落:
  • 段落一-支持城市生活的觀點城市擁有豐富的就業與教育資源(employment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如知名大學、多樣職涯選擇(career options)與完善交通系統,提升生活效率與發展潛力。以倫敦為例,市民能快速接觸新科技與文化活動,帶來個人成長與滿足感。
  • 段落二-支持鄉村生活的觀點:鄉村環境清新、安靜,自然景觀有助於身心健康。研究顯示,接近自然可有效減少焦慮與壓力(reduce anxiety and stress)。此外,鄉村的緩慢生活節奏(slower lifestyle)有助於人際關係與家庭互動。
  • 段落三-中立或平衡觀點生活品質的高低取決於個人需求與價值觀。城市提供發展機會與便利資源,鄉村則提供健康與平靜。若鄉村具備基本醫療與教育設施,對許多人來說也是理想選擇。重點不在地點,而是是否能滿足自身需求。
  • 結論:總結雙方論點並重申立場,例如:雖然城市帶來實際機會,但鄉村在提升身心健康與生活滿意度方面更具潛力。最後可提出建議,如強化鄉村基礎建設,縮小城鄉差距,使人們無論居住何處,都能享有良好生活品質。

雅思口說

Part 1 口說 Interview

題目重點:家鄉(Hometown)

  • 你可以描述一下你的家鄉嗎?(Can you describe your hometown?)
  • 你家鄉的交通方便嗎?(Is it easy to get around in your hometown?)
  • 你覺得你的家鄉有什麼特別的地方?(What do you think is special about your hometown?)
  • 如果有機會,你會搬離你的家鄉嗎?為什麼?(Would you move away from your hometown if you had the chance? Why or why not?)

作答策略

你可以描述一下你的家鄉嗎?

  • 提供你的家鄉名稱與基本背景,例如它位於哪裡、是城市還是鄉村,以及它的規模大小 (scale)或人口數量。
  • 可以提及一些主要特色,如氣候、文化氛圍(cultural atmosphere)、建築風格或自然風景,讓考官對你的家鄉有初步認識。

你家鄉的交通方便嗎?

  • 說明交通系統,例如是否有捷運、公車、火車或良好的道路系統。
  • 可提及日常通勤(daily commute)是否方便,交通工具是否準時,或是否容易塞車。

你覺得你的家鄉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 強調一個或兩個最具代表性的特點,例如傳統節慶(traditional festivals)、美食、自然景觀或人情味。
  • 可舉實例說明,例如:我的家鄉以一個盛大的燈會(lantern festival)聞名,吸引許多國內外旅客。

如果有機會,你會搬離你的家鄉嗎?為什麼?

  • 明確表達你的立場:會或不會,並給出理由。
  • 若會搬走,可以談論外地更好的就業、教育或生活品質;若不願離開,可提到家庭、文化歸屬感(sense of cultural belonging)或熟悉的環境。

Part 2 口說 Speech

題目重點:描述一位幫助過你的人(Describe a person who helped you)

請描述一位曾經在你需要幫助時給予你協助的人,並說明:

  • 他/她是誰?(Who is this person?)
  • 他/她在什麼情況下幫助你?(In what situation did this person help you?)
  • 他/她是怎麼幫助你的?(How did this person help you?)
  • 這件事情對你的影響是什麼?(What impact did this experience have on you?)

作答策略

他/她是誰?(Who is this person?)

  • 介紹這位對你伸出援手的人,可以是朋友、家人、老師或陌生人。說明你與此人的關係以及他/她在你生命中的角色。

他/她在什麼情況下幫助你?(In what situation did this person help you?)

  • 清楚交代背景,例如你當時面臨的困難:學業壓力(academic pressure)、搬家、健康問題、準備考試、迷路等等。

他/她是怎麼幫助你的?(How did this person help you?)

  • 具體描述幫助的內容,例如提供實質協助(像是金錢、交通、時間)、或者給予建議或情緒上的支持。

這件事情對你的影響是什麼?(What impact did this experience have on you?)

  • 解釋這段經歷帶給你的啟發或改變。可能讓你更願意幫助別人、更珍惜某段關係,或更有信心面對挑戰。

Part 3 口說 Discussion

題目重點:幫助他人與合作精神(Helping Others and Cooperation)

作答策略

  • 人們願意幫助別人的原因:考生需要探討為什麼有些人喜歡頻繁的社交互動(frequent social interactions),而另一些人則偏好獨處。原因可能包括性格因素(personality traits)、生活方式(lifestyle)、或是過往經驗(past experiences)。
  • 現代社會的人際冷漠問題:說明不同社交偏好如何影響朋友或同事間的關係,例如:喜歡頻繁社交的人,相對更容易維持廣泛的人際關係,而偏好獨處的人可能會更重視深度交流 (in-depth communication)的友誼。
  • 小孩是否應該從小學習互助:討論社交習慣如何影響心理健康、工作表現(work performance)、以及壓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
  • 團隊合作在職場中的重要性:探討團隊合作(teamwork)在工作中的價值,例如:促進溝通、提升效率、解決複雜問題,以及如何影響職涯發展與工作氣氛。

雅思聽力

第一篇對話:語言學校報名(Registering for a Language School)

本對話發生在一通報名電話中,一位男子來電向語言學校諮詢英文課程的相關事宜。女子擔任接線員(operator)角色,首先詢問並確認男子的個人資訊,包括姓名、電話與地址。之後,她向男子提供課程的基本資訊,包括上課時間、學費、以及開課日期。男子進一步詢問是否可參加試聽課程(trial class),女子則詳細說明報名流程及退款政策(refund policy),幫助他做出決定。

第二篇演講:海邊度假村導覽(Seaside Resort Tour)

講者以導覽方式介紹一間海邊度假村,內容涵蓋各項設施的功能與位置,如住宿區、餐廳、活動空間與娛樂設施。接著詳細說明近期完成的整修項目,包括游泳池升級(upgraded swimming pool)與新增的休閒中心(leisure center)。最後,講者提醒聽眾注意即將推出的兩週限時優惠方案(two-week limited-time offer),並說明相關預約與使用規定。

第三篇對話:學生與教授討論考古學田野調查計畫(Student and Professor Discuss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Plan)

一名學生即將參加暑期的考古學田野調查,與指導教授討論調查計畫的細節。學生詢問關於野外作業所需攜帶的設備及資料紀錄方式,教授詳細說明了包括繪圖板(drawing boards)、GPS 定位系統(GPS navigation)和拍照紀錄(photographic documentation)等重要工具。教授還提醒學生注意天氣變化和安全問題,並強調團隊合作與遵守當地文化規範(respect local cultural norms)的重要性。最後,兩人討論了報告的內容和回校後的資料整理工作。

第四篇演講:火山的形成與監測(Formation and Monitoring of Volcanoes)

講者從板塊運動與地質活動(plate movement and geological activity)的基本原理談起,介紹火山的形成過程。隨後,講者詳細介紹了幾種常見的火山類型及其噴發過程(eruption process),並探討了火山活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演講的最後,講者提到科學家如何利用現代儀器來監測(monitoring)火山活動,從而降低火山災害風險。

雅思閱讀

第一篇文章:自動販賣機的演變(The Evolution of Vending Machines)

本文從古代機械裝置的起源出發,介紹自動販賣機的歷史發展與功能演進。文章首先以古希臘神廟中分發聖水的裝置為開端,接著說明19世紀英國用於販售郵票與明信片(stamps and postcards)的機器,並描述20世紀美國自動販賣機普及至飲料與零食等日常商品。進入現代,自動販賣機提供的商品種類更加多樣,包括熱食、書籍與電子產品。文章最後探討現代消費者對自助購物(self-service shopping)的接受程度,以及相關技術所帶來的便利與挑戰。

第二篇文章:城市噪音對人類健康的影響(Urban Noise and Human Health)

文章探討都市中常見的噪音來源,包括交通運輸、建築工程與人群活動等,並引用多項研究指出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中對身心健康的潛在危害(potential hazards)。文中亦介紹各國城市如何透過綠地設計(green space design)、建築隔音(building sound insulation)等措施減緩聲音污染。結尾強調政府政策與公民意識在解決城市噪音問題中的重要性。

第三篇文章:書寫系統的起源與演化(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Writing Systems)

文章探討書寫系統的歷史起點與地域發展,從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cuneiform)、埃及的象形文字(hieroglyphics)到中國的甲骨文(oracle bone script),逐一介紹其誕生背景與社會功能。內容比較不同文明中書寫系統的演化,並分析它們如何與宗教儀式、貿易活動與政治治理相互連結。文章最後指出文字對人類社會組織、文化傳承及知識儲存的深遠影響,也簡略討論數位科技 (digital technology)對傳統書寫方式帶來的新挑戰。



菁英線上英文課程

https://www.language-center.com.tw/english-online/index.html

英語文法【魚骨拆解術】線上課程
https://grammar.language-center.com.tw

菁英國際,讓人生開始不一樣
Website:https://www.language-center.com.tw/
Contact Us:0800-090-800
LINE Chat:https://lin.ee/Xa3SUnu

admin: